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家庭農場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引導扶持農林牧漁等各類家庭農場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家庭農場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發展質量不高、帶動能力不強,還面臨政策體系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規范、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培育發展家庭農場,發揮好其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開展家庭農場示范創建為抓手,以建立健全指導服務機制為支撐,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為保障,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按照“發展一批、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推介一批”的思路,加快培育出一大批規模適度、生產集約、管理先進、效益明顯的家庭農場,為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夯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農戶主體。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中的基礎性地位,鼓勵有長期穩定務農意愿的農戶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開展多種形式合作與聯合。
堅持規模適度。引導家庭農場根據產業特點和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實現最佳規模效益,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產資料過度集中,防止“壘大戶”。
堅持市場導向。遵循家庭農場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推動家庭農場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強政府對家庭農場的引導和支持。
堅持因地制宜。鼓勵各地立足實際,確定發展重點,創新家庭農場發展思路,務求實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
堅持示范引領。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以點帶面,以示范促發展,總結推廣不同類型家庭農場的示范典型,提升家庭農場發展質量。
(三)發展目標。到2020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導服務機制逐步完善,家庭農場數量穩步提升,經營管理更加規范,經營產業更加多元,發展模式更加多樣。到2022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鞏固提升。
二、完善登記和名錄管理制度
(四)合理確定經營規模。各地要以縣(市、區)為單位,綜合考慮當地資源條件、行業特征、農產品品種特點等,引導本地區家庭農場適度規模經營,取得最佳規模效益。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范圍。(農業農村部牽頭,林草局等參與)
(五)優化登記注冊服務。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指導,提供優質高效的登記注冊服務,按照自愿原則依法開展家庭農場登記。建立市場監管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家庭農場數據信息共享機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牽頭)
(六)健全家庭農場名錄系統。完善家庭農場名錄信息,把農林牧漁等各類家庭農場納入名錄并動態更新,逐步規范數據采集、示范評定、運行分析等工作,為指導家庭農場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農業農村部牽頭,林草局等參與)
三、強化示范創建引領
(七)加強示范家庭農場創建。各地要按照“自愿申報、擇優推薦、逐級審核、動態管理”的原則,健全工作機制,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引導其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應用先進技術、實施標準化生產、縱向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以及帶動小農戶發展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農業農村部牽頭,林草局等參與)
|